在台中看到的甲狀腺癌病友的病情有時挑戰性滿高的,今天有一位小朋友,國中時診斷是乳突癌,在中部某醫學中心手術後他聽從小兒腫瘤科醫師建議不要接受放射碘治療,過了4-5年,今年腫瘤復發再度手術,切下復發的腫瘤,次此刻放射碘已經來不及治療他的復發病灶,放射碘才吃沒多久,頸部又冒出新的病灶,基因檢測發現是RET融合基因異常導致,這種基因變異理論上比bRAF V600E 突變有機會用放射碘控制,但不能拖延時間,久了也是把病灶碘吸收力降低到無法單以放射碘治療。
RET基因變異在甲狀腺癌通常和幅射曝露有關,過去在車諾比核事故就發生很多幼兒期的甲狀腺癌,當時在蘇聯發生的慘劇,歐美許多甲狀腺癌專家發現RET基因變異是發生甲狀腺癌有極高因果關係,但這些患者在手術後再用放射碘治療後有相當好的預後。
眼前這位高中生已經手術三次,卻成為放射碘無效的年輕病友,外科名醫葉醫師轉他給我評估標靶藥物治療,心中思考如果這位小朋友當年第一次手術就採用放射碘治療或許就不會如此了。